PG电子深企投 | 2024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

  新闻资讯     |      2025-03-19 12:46

  PG电子《2024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3500亿元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细分市场总规模超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10%-50%之间,到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市场主要涵盖热管理系统、车载摄像头、雷达系统、高压高速线束、智能后视镜、HUD抬头显示、智能车灯、车载声学及车联网终端T-BOX等领域。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发生重大变革。传统内燃机系统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等逐渐被三电系统(动力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取代。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系统逐渐由机电一体化向电控化转变,采用域控制器集中管理,优化整车控制效率。

  汽车产业供应链从链状向网状发展。整车厂开始向零部件领域拓展,如比亚迪依靠垂直整合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宁德时代、华为等供应链企业凭借核心零部件技术提升整车厂的研发能力,逐步掌握行业话语权。

  2023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583.9万辆,域控制器市场规模达934.2亿元;预计2024年销量将达983.2万辆,市场规模将增至1376.5亿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800亿元。全球域控制器市场方面PG电子,麦肯锡预测2025年规模将达1280亿美元,其中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占据半壁江山。

  域控制器企业分为传统Tier 1企业、本土零部件企业(如德赛西威)、整车厂自研企业(如华为)及跨界企业(如芯片公司)。未来,“主机厂与Tier 1联合开发”和“主机厂自研”将成为主流模式。

  线控底盘是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电子信号代替机械和液压系统,实现车辆的纵向、横向和姿态控制,包括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和线控悬架等五大系统。

  线控制动渗透率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乘用车线%,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74.3%。2024年,EHB线年,线%。

  2024年上半年,线控制动市场集中度较高,TOP3厂商(博世、伯特利、弗迪动力)占据84%市场份额。本土厂商通过“自研+共研”模式逐步提升市场份额,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旗下的弗迪动力、长城汽车的菲格智能等。

  从“三合一”向“多合一”演进,集成电机、减速器、控制器及关键电源模块,提升效率和空间利用率。2023年国内电驱动系统市场份额中,比亚迪(27.6%)、特斯拉(12.9%)等头部企业主导市场。

  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OBC(车载充电机)装机量706万套,同比增长37.6%,全球车载电源市场规模达313亿元,预计到2027年增至593亿元。头部企业包括比亚迪(32%市场份额)和威迈斯(15%市场份额)。

  热管理系统按功能分为座舱热管理、动力电池热管理和电机冷却系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为5650-6650元,搭载热泵系统的车型需增加1000元。

  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1033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1616亿元。中国市场2023年规模为539亿元,2025年预计增长至8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

  随着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等企业的技术突破,本土厂商逐步抢占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例如,华域三电、奥特佳和弗迪科技在国内空调压缩机市场占比已达67%。

  2023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装机量57.09万颗,2024年预计突破99万颗。随着ADAS和NOA功能渗透率提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3年中国市场装配量为1093万颗,装配率达52%PG电子,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本土厂商如华为、森思泰克等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