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韩国首次展示四代发动机原型机计划衍生舰艇燃气轮机其志非小

  新闻资讯     |      2024-11-13 14:29

  PG电子在7月底举办的2024年范堡罗国际航空展上,韩国韩华集团(Hanwha Group)展出了一款新型发动机的概念原型机。

  韩华集团表示,该发动机将在未来10年内取代美国通用电气集团(GE)的F414发动机,成为KF-21战斗机和新型无人机的动力系统。

  韩华集团管理者表示,该发动机的压气机采用6级设计,比F414少一级,无加力状态下的推力范围为15000至18000磅,全加力推力可以达到24000磅。目前该发动机的原型机制造并没有采用3D打印技术,但未来将考虑使用。此外PG电子,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韩华集团还将以该发动机的核心机为平台衍生用于舰艇的燃气轮机。

  据《韩国经济日报全球版》报道,该发动机是由韩国政府主导、投资超过22亿美元的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概念设计验证,即将进入基本设计阶段。而韩国研发该发动机的目的,除了支持本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外,也存在更为现实的考虑:目前KF-21战斗机的出口受制于GE公司的F414销售许可,只有在美国政府和GE批准的情况下,韩国才能将KF-21交付给第三方客户。

  虽然在F/A-50系列飞机的出口中没有遭遇过类似的问题,但韩国K-9自行火炮曾在2020年未能成功向阿联酋出口,原因就是K-9的发动机由德国MTU公司生产,而德国拒绝向韩国的出口产品提供相关许可。显然,这一事件深刻影响了韩国政府和产业界,其后韩国针对国防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进行了必要的项目调整。

  根据韩华集团公开信息,此次对外展出的新型发动机由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KARI)负责基础研究,韩国国防发展局(ADD)主导项目论证,韩华集团和斗山重工集团合作研发。总体来看,该新型发动机研发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最大困难是韩国的航发产业规模较小,真正的研发历史较短,在工程能力和经验的积累上相当有限。

  KARI成立于1989年,员工数量为1000人左右,其中航空相关专业有大约150人,总部位于韩国大田市,在罗老岛、高兴郡、济州岛有试验设施,年均总经费在3500万美元左右,拥有一座小型高空台。ADD是韩国仿照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而成立的先进技术研究机构,是韩国国防部直属的装备研究中心,拥有一座可用于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试验的高空台。

  韩华集团下属的韩华航空航天公司专门负责航空发动机业务。该公司的前身是1977年成立的三星精密工业公司,后被韩华集团收购,经历过多次名称变更。1979年,韩华开始为韩国军队装备的美制发动机建立大修线等发动机提供维修服务。进入21世纪后,韩华集团通过F-15K项目获得了普惠F100发动机的大修线、总装线、试车台。后来韩华集团成立了航空发动机业务部门,将发动机零部件、飞机业务和未来航空部门整合在一起,从而有了如今的韩华航空航天公司。根据韩华集团的公开规划,到2028年集团内航发项目的研究人员人数将从目前的250人增加到800人以上,以加快发动机研发。

  凭借韩国的地缘政治优势,韩华在2019年以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EDAC科技公司。EDAC专门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韩华不仅从该公司获得了很多先进转子部件的制造能力,还获得了超过110家美国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业务联系网络。

  尽管如此,总的来说,从近年来韩华集团在民用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的分工来看,他们主要承接包括低压压气机叶片在内的冷端部件,对于高压压气机和燃烧室、涡轮等热端部件和核心机设计,能力依然偏弱。

  斗山重工集团的情况较为特殊。它的主业是电力设备,是通过发电用燃气轮机这个产品类型进入到涡轮燃机领域的。与韩国其他产业类似,斗山最早也是从国外燃气轮机的维修业务开始,逐步升级到零部件制造、许可生产、自研整机型号;目前已经成为一家具备较强燃气轮机研发能力的企业,并成功研发了大功率重型燃气轮机。

  由于燃气轮机和航空涡轮发动机的亲缘关系,斗山重工在燃气轮机热端部件设计制造上的优势恰好能弥补韩华集团的弱项。2023年8月,斗山重工与ADD签订合同,为ADD正在开发的航空发动机生产涡轮叶片等高温部件。从斗山重工的既往能力表现来看,如果该发动机研制成功,则衍生舰船动力用途的燃气轮机不会有什么技术阻碍。

  从韩国的地缘政治处境和国防工业发展历史来看,韩国发展先进航空发动机存在两方面的优势:

  首先,韩国发展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外部环境非常宽松,起点也较高,体现在其能获得F414和F100等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这使他们在研发新发动机时,在规范标准和应用技术方向、基础设计框架的选择上,能少走很多弯路。而自身能力的不足也可以通过寻求西方国家帮助而解决。

  其次,韩国企业长期参与国际工业产品的广泛竞争,在内部管理、人员组织、质量管控等方面发展较为成熟。这种源自组织行为层面的基础能力优势,结合韩国在高端材料、元器件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也是韩国近20年以来防务产品和相关业务得以飞速发展的关键之一。

  在过去20年左右,韩国多款军贸产品,包括大口径自行火炮、战斗机等产品,从无人问津发展到击败主流西方产品、打入欧洲市场,说明了韩国军贸领域的快速发展。航空领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F/A-50和KF-21项目的研发和销售。

  然而,具体到航空发动机领域,韩国的工业基础要比飞机整机研发更差,劣势更难以克服,特别是研发设计人员少、团队规模不足和型号经验积累太少等。而且航空发动机对于研究测试设施的规模和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韩国的基础条件显然距离先进发动机的研发需求有较大距离。从这个角度看,韩国航发产业在短期内,或许难以达到较高水平,推出的型号数量也会很有限。

  KF-21双座电战型已经进入研发阶段,印尼或被“踢”出项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