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去年9月,我们和成都新都区企业正恒动力签署了长期的合作协议,为其提供汽车发动机缸体代工业务,预计每年产能达5万件,为抢抓订单生产任务,目前公司两条产线小时运转,员工作业实行两班倒。此外,我们和上海一家企业签订一笔轮船发动机零部件生产订单,我们委托成都大邑的企业桐林铸造进行毛坯代工,目前正在进行产品试生产,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四川省两会期间,四川省人大代表、德阳天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天和机械”)技术部工艺组组长李兵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去年公司在成都的客户圈子继续拓宽。
针对成都都市圈发展,李兵充满期待,他以自己所在企业为例谈道,成都都市圈内商用汽车产业部分核心零部件供应仍旧依赖省外配套,应尽快补短板。不过,其中也有“弯道超车”的机遇PG电子。
谈到去年在成都都市圈的“生意经”,李兵提到两个成都伙伴——正恒动力和桐林铸造。“去年9月,汽车零部件企业正恒动力找到我们,一番洽谈之后签订合作协议,对方提供一些基础原材料和毛坯产品,我们进行加工生产,然后再由对方进行深加工和装配。”李兵说,这笔业务给公司带来了不错的收益,“这笔订单是关于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为了确保订单如期交付,我们安排了工作专班推动产品生产。”
天和机械一直从事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生产,加之企业位于德阳,新都的客户就近选择其合作,与成都形成“一小时配套”关系。
“这笔业务刺激了我们的产能释放。”李兵介绍,虽然对方出原材料和毛坯,但是公司也能够赚一笔不菲的加工费,预计能带来几百万的收益。
“去年,来自上海的一家轮船制造企业释放了船用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配套需求,了解到这个采购信息后,我们经过考察、洽谈,最终拿下这笔订单。”李兵介绍,这也是一笔代工业务,公司将毛坯生产业务委托给桐林铸造。
在成都都市圈内,天和机械的这种就近配套网络还在拓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无论是我们帮客户代工,还是委托其他企业帮我们代工,在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重卡制造领域,许多关键零部件都是和省外配套。”李兵说,公司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中,省内配套的企业占比少。
“省外客户来自杭州、山东、山西、广西等地。”李兵说,相较东部地区,四川汽车产业基础仍存在差距,导致省内企业跨省寻找供应商。
行业“尴尬”如何破?在李兵看来,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补短板并非一日之功。“全国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当地有龙头企业引领,往往能吸引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成都都市圈汽车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至关重要,尤其是要培育‘有根’企业,因为关键核心零部件厂家往往围绕企业研发总部进行配套。”
李兵进一步分析,从产业内生动力看,核心零部件配套需要提高研发水平,这与人才息息相关,尤其是与高水平技能人才挂钩。
“制造业领域核心零部件产品研发和生产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如果没有大批高水平技能人才支撑,做强做优产业链也无从谈起。”李兵说PG电子,随着企业订单量增大,高水平技能人才需求增大,建议成都都市圈强化这类人才的培育力度,尤其要培育复合型人才,“比如,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急速发展之际,既需要掌握新能源技术,也要懂得智能网联技术。”
“正是在新能源车引领汽车产业发展之际,成都都市圈可以大力发展新能源车产业,摆脱传统燃油车产业配套受制于省外供应商的局面。”李兵建议,这需要找准细分赛道。
氢能源车或可成为“弯道超车”的突破口。“成都和德阳均有氢能产业园,已有一批企业围绕制储加氢业务进行技术攻坚和行业标准制定,在公交领域落地了应用场景。”李兵建议,可以进一步扩大氢能源车的应用场景,在此过程中提升氢能源车研发和制造水平,同时尽快培育和吸引这一细分领域的核心零部件企业落地,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避免类似传统燃油车领域出现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不足问题。